彼岸繁花_分卷阅读116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67 (第4/4页)

昔日曾上疏劝神宗追回了"待嫡"谕旨。神宗还曾下旨要他担任陛下的经学先生。”

    朱由校疑惑地看周嘉谟,有这么回事儿?

    周嘉谟被他的眼神打败,“还未等给陛下讲经,他就得诏为江西乡试的主考官,然后转了右庶子,奉命去册封江淮藩王。因为政绩突出,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翻看周嘉谟后附的周如磐经历和历年的考绩,五十八岁,正合适的年龄,就他。

    又过了一位,周嘉谟兴奋起来。

    “老臣、老臣提的这一位,陛下一定会欣赏的。赵秉忠是万历元年生人,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他比乔允升足足小了二十岁。老臣提议简拔他补刑部右侍郎。陛下看后面的卷子,那就是当年他殿试所写。陛下看了就知道其胸中自有沟壑。老臣为把他当年殿试的策论找了出来,与礼部打了不少饥荒呢。”

    朱由校边听边笑,终于把这老尚书的用人思路,扭到和自己差不多的频道了。大器晚成的人那是凤毛麟角,更多最后走到高位的是处处比别人领先几年的。十八岁之前得了秀才的,三十岁之前进士及第,有足够的时间在基层打磨、积攒实践经验。

    五十岁的侍郎、六十岁的尚书,才比较符合他的用人年龄区间。

    万历元年生人,算虚岁今年才四十九岁。有二十多年的从政经验,朱由校先给赵秉忠打了一个对号。刑部的尚书和侍郎都太老了,迫切需要补充一位年轻的侍郎。

    他展开赵秉忠的卷子,见万历二十六年的殿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除了开篇的第一个字“臣”略小一些表示尊敬,之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