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30 (第4/4页)
时间也不多,你陪着岳母一起住也挺好的。义母说他在刺史府里也给我们留了院子,给义母也留了院子呢。” 郑夫人就道:“公瑾,我已经让人去做了匾额,你们过去做,我就把桥府的牌匾摘了,直接挂上周府。” 周瑜赶紧阻拦,“岳母,不必的。我不在意什么人说我入赘的话,你放心,我和小乔会照顾你的。” 郑夫人对周瑜很照顾,让周瑜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他的父亲是灵帝末年的洛阳令,在董卓强迁洛阳百姓去长安的时候,父母亲双双罹难,他与兄弟几人因在江南读书而幸免。后来他跟着叔叔周尚,这些年叔叔把他当亲子一样教养。但叔父去了建安郡做太守,自己与小乔跟岳母住在一起也无妨。 便是以后叔父回到寿春,周宅留在那里与他们一家子住也更便宜。于是周瑜夫妻刚刚打开的一部分家什行李,又打包装起来运到昔日的桥府。 隔日周瑜回桥府,发现门前的匾额已经换成了周府。 周瑜很不安,孙策劝他:“岳母要这样就随她,孝顺孝顺。” 吴国太到了寿春,袁术那在扬州刺史衙门基础上改造的皇宫,规模虽不大,但是也填塞过袁术的百余名姬妾。这么大的府邸,对孙策他们这一家子人来说,住起来绰绰有余。 孙策考虑到自家还是母亲在当家,他就只在后院的第一进留了正堂和书房的院子给自己。然后中路往后的一串院子,交与母亲带着的三个弟弟、一个meimei,还有小吴氏等人居住。他夫妻俩带着俩个孩子住在了东路,孙权夫妻住去西边。 吴国太照旧例给周瑜夫妻留了院子,也给郑夫人单独留了院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