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何谓天道(近20000字超级大章) (第24/36页)
毕竟除了官学科考这一条路,读书人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经过私学却书院就读。 这个书院未必是终南山之中的浩然书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书院。 在显隆帝看来浩然书院确实是一个毒瘤,他的存在让天下百姓争相效仿,开始在全国各地修建书院。 一开始这些书院是并不被大周朝廷所认可的。大周朝廷认可的只有朝廷的官学,即太学国子监,以及地方的州学府学县学。这些是一个系统的,也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大周朝廷而源源不断的输送所谓的人才。 可是书院却不然。 去书院读书的大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们从书院学成之后有可能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入仕,当然也有可能放弃这个想法,从此做一个闲云野鹤般的读书人。 不怕人富有,就怕人有文化。 一群这些有文化的读书人在天下游历,时而聚集在一起探讨一番学术问题,这真的是很叫人觉得发狂。 显隆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天下推行了路引制度。 反是离开原籍所在地去往别处游历的人,必须要手持路引才行。 没有路引的人若是遭遇官府盘问提供不出有效的辅助证明证据的话,是很有可能会被直接丢入大狱中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震慑那些为所欲为的读书人。 读书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就会去胡思乱想。 若是他们本人胡思乱想倒也就罢了,偏偏他们会带动其他人一起来胡思乱想。 这可就真的是要了亲命了。 那些老百姓有什么见识啊? 即便他们心中真的对朝廷有所不满,最多也就是在背后嘟囔几句,骂上几句而已。 可是如果被那些坏心眼读书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