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2 打人打脸 (第2/4页)
。 “萨沙,这是你和高文职业生涯首次ATP级别赛事的对阵,但是,在此之前,你们曾经在挑战赛碰过面,对吧?” “你还记得那场比赛的比分吗?” 小兹维列夫:面如土色。 显然,记者就是准备挑衅的: 他没有询问小兹维列夫的相关感想,也没有询问ATP赛场碰面的变化,而是直指比分,羞辱小兹维列夫、继续煽风点火的战术意图已经再明确不过。 潜台词更是直接展开攻击:小兹维列夫真的确定以及肯定自己能够击败高文吗?真的吗? 小兹维列夫轻而易举就中招,竭尽全力、紧咬牙关,勉强保持着笑容,但终究还是年轻,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在这些豺狼虎豹面前,小兹维列夫还是太年轻太天真。 打人不打脸。 但对记者来说,这条规则应该稍稍改变一下,打人专打脸,而且出手必须快准狠,效果才能够达到最佳。 那位记者还唯恐其他记者同行没有调查资料,又或者小兹维列夫贵人多忘事,不等回应,紧接着就友好地提醒了一句。 “‘6:2’、’6:0’,你还记得吗?” 说完,记者展露一个灿烂的笑容,白森森的牙齿看起来和鲨鱼一模一样。 赫。 现场涌动着一片窸窸窣窣的声响,显然,确实还有一部分记者没有完成事前调查,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其实,挑战赛和ATP根本就是两回事,没有可比性。 比如纳达尔和加斯奎特。 青少年时期、挑战赛时期,基本都是加斯奎特赢球,纳达尔鲜有胜绩,但转入职业赛场,却是另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