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61 特别环境 (第3/4页)
格来说,印第安维尔斯的场地,应该是介于硬地和红土之间的一种特别场地,甚至有球员吐槽这里是“沙地”。 于是—— 场地的球速本来就慢,再加上狂风干扰,网球的飞行轨迹往往都会出现细微偏差,增加控制的难度。 这是否意味着,力量型球员在这里能够稍稍占据上风呢? 也并不见得。 慢速场地往往会“吸收”力量,纯粹力量型球员在这里也很难酣畅淋漓地全面发挥,它需要更加综合的能力。 自2004年以来,印第安维尔斯的历届男子单打冠军里,费德勒四次,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各三次;唯一一次旁落则是2010年,柳比契奇击败罗迪克登顶。 另外,非常值得参考的一项数据就是,张德培在这里三次夺冠,冠军次数和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康纳斯保持一致,并列史上第二多,而桑普拉斯、考瑞尔的冠军奖杯数量都只有两座,稍稍落后。 从这里就能够稍稍看出,印第安维尔斯这片场地对于球员综合能力提出的考验,还有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没有好好适应场地的话,在这里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打球,每次击球都怀疑人生, “应该是这样的吗?” “这是我击打的球?” “飞行轨迹怎么回事儿?” 误差,偏离,意外,非常细微、非常琐碎地贯穿在每一次击球里,这也意味着,脚步调整需要非常机敏;同时,击球出手的时候需要更加专注更加投入,为了控制,更为了潜在的意外状况。 一堂训练课下来,高文满头都是问号。 看着高文,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