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3 迎接冲击 (第3/4页)
。 而且,和丘里奇的雀跃激动比较起来,高文就显得沉着冷静许多,没有庆祝也没有嘶吼,轻描淡写地作出正面回应,快速站稳脚跟。 有时候,嘶吼和爆发,是一种提升士气的办法。 有时候,实际行动则比情绪宣泄来得更加有效。 显然,高文已经渐渐成熟,深谙此道,简单试探过后,就直接发动攻击—— 在丘里奇的第二个发球局里,高文就率先上手。 丘里奇并不是大炮型球员,他的发球平均时速并不快,一发在180公里左右,二发就会掉到155公里左右。 发球整体实力,在新生代这一批年轻球员之中,应该已经落到中游偏下的位置,毕竟年轻球员人高马大,即使不是重炮,发球质量也一个赛过一个,渐渐已经成为基本配置了。 不过,球速不快并不意味着好欺负。 丘里奇的发球战术套路非常丰富,他比锦织圭聪明,通过落点和旋转的控制,增加自己发球的威胁性。 简单来说,丘里奇的发球落点选择非常精准,往往总是能够落在边边角角,而且线路组合也一直在变,尽可能避免被对手识破自己的发球战术,进而抢占先机,所以,丘里奇发球局的保发成功率高于锦织圭。 如此描述,是否有些耳熟? 高文在NCAA时期,就经常采用如此套路,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落点形成控制,进而展开周旋。 从比分来看,丘里奇确实斗志昂扬,在自己的第二个发球局里—— “0:15”,随后就“15:15”。 “15:30”,紧接着“30:30”。 高文率先上手打开局面,拿到分数,但紧接着,丘里奇就通过发球调整,限制高文,进而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