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4 信手拈来 (第2/4页)
完全拉开,瞄准底线大三角的回球,最后落在一个不左不右的位置,距离底线也不够深。 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科吉纳基斯的击球非常平,网球落地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反弹高度。 所以,怎么办? 科吉纳基斯的脚步,稍稍有一点迟疑,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网前技术的粗糙,往前压上的意识不够清晰、对于球场空间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迟疑。 如果是费德勒的话,此时早就已经上步贴网了。 当然,这一点点迟疑,放在正式比赛里,几乎就是转瞬即逝的水准,一毫秒而已,观众根本察觉不出来。 但是,对于网球来说、对于对手来说,这刹那间的停顿与踌躇,却是扭转局面的机会。 尽管迟疑过后,科吉纳基斯的脚步还是往前冲了上去,然而球网对面的高文,却已经完成了观察和判断。 踏!踏!踏! 视线里,科吉纳基斯就可以看到高文三个大跨步,准确无误地,就是三个脚步,充分发挥人高马大的优势,横穿半个球场,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眨眼,脚步就已经到位。 重心下沉。 双手反拍。 风驰电掣的移动过程中,高文对来球的性质依旧有着准确判断,双手反拍提前引拍,却没有大幅度挥拍,而是别着身体,在高速移动之中,一个小范围的快打轻撇。 借力打力。 科吉纳基斯没有能够完全契合上的力量,却演变成为高文控制弧线和落点的力量,转眼,网球就飞了过来。 斜线! 显然,高文注意到了科吉纳基斯的迟疑,这也意味着,“封网”的封锁动作太迟了,斜线留下一个明显空档——m. 观众看不到,但高文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