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天选的情报员 (第2/8页)
拮据,老夫定会真金白银地投给姑娘的。” 郑海满脸喜色:“有戚总这句话,我们姑侄就不怕了。镇江这边,守宽会驻店接保单,我另有个姓郑的干弟弟,小名一官的,会镇江、松江两头跑。保险社的总社,设在松江那头,一则,万一起了纷争,府台和推官我熟稔些,打官司便利,二则,也是更重要的,松江府的上海县,有可能像漳州府的海澄县那样开关、允许海贩,届时海运险的第一口热汤,也由我们去喝。” 听着此番颇有章法的计议,戚金已然对眼前这个自称草芥出身的丫头,真切地喜欢起来。 她要是个男娃娃,跟着自己去打仗,运筹帷幄时用一用,应该也不错。 老将军于是满意地点头:“商号两头都是挂你郑氏的名号,想来,御史们不会闲到连老夫的兵蛋子上门吃盏茶,都要管吧?” “是啊,我们松江来人,给镇江送商税,就像徽商沿途给钞关交银子,朝廷能有啥不满意的呢?况且……” 郑海珠刻意地顿了顿,抿嘴道:“况且,如今应天府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王应麟王总宪,不但是从前的镇江知府,还与我们松江名绅董其昌董公有唱酬,而我们小姐的姑爷可是董公的关门弟子。” “好,”戚金合掌赞道,“那就赶紧张罗起来,邦德,你先帮郑姑娘去府衙打听打听,若要开商社,是向朝廷交工商税还是牙帖钱。左右这是个新行当,若衙门的人没反应过来呢,你就往牙行上头去靠,如此,一年交一次牙帖银子,对郑姑娘最划算。” “牙帖”,乃是朝廷发给民间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