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陶公子 (第5/7页)

,不想今早船刚靠岸,他就咽了气。我们乡下人的规矩,今夜要给他念经超度,不然那游魂就会变成恶魄。我现下,得去寻个佛门师傅。”

    郑海珠了然,给月兰指点了几处东边的正经佛寺,与她道别。

    ……

    翌日,郑海珠得了韩系孟的体恤,以配丝线为由,坐船到月河,想打听打听茹韭儿被捉回去后的情形。

    青枫楼的门子本就识得郑海珠,今又得了她五分银,十分巴结地报告道:“这几日韭儿姑娘没挨打,更没寻死觅活地,天天都由那陶公子请出去散心,今也是一早就出去了。”

    郑海珠略宽心,踱到巷子外。

    月河地处闹市,地屋牙行也在河畔。郑海珠寻到个面目斯文的年轻牙人,仔细打听租赁城东北场院的价码。

    郑海珠设想中的义塾,是接收城市小手工业者和城郊农民的孩子的,越是女娃,越要收。

    要在女子学校教育为零的时代,让开局顺利点儿,义塾就不得不先打着“设帐授女红”的擦边球旗号,并且注意安全。郑海珠此前询问黄尊素时,黄尊素也叮嘱她,义塾的选址,尽量远离教授制艺(即科举应试)的书院,又因女娃扎堆,最好避开军士和打行青皮聚集之处。

    松江城的南边是府学和各间私家书院。北边和西边和东南,则都有校场军营。

    只有东北片是寺院庵堂、园林山水,又离顾府不远,最合适。

    郑海珠向那地屋牙人咨询良久,约定腊月前给他准信后,送上一钱银子表示感谢。

    牙人虚意推辞道:“我们这一行,不成交,不好拿客官银子的。”

    郑海珠起身福礼:“岂能白白占用足下半个时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