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第七十四章 绯红为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绯红为王 (第5/5页)

、绸缎和棉布,与贵国染出的毛线和呢绒,到底是不是同样的颜色。”

    那月港牙行的通译,听到“非物质文化”五个字,正一脸懵,心说这……我连这个词汉话是啥意思都不晓得,怎么翻译成红夷话。再听到“这些不重要”五个字,顿时大松一口气,郑姑娘说得太对了,和红夷人不必多废话,告诉他,你们铁定染不出来这样好看的,就行了。

    古力特这种洋商里的战斗机,哪会第一个回合就缴械。

    他仍摆出看似尊敬、实则压制的笑容,问郑海珠讨来那块丝棉混纺的帕子,摩挲了一阵上头拼入红色漳绒、灿若朝霞的部分,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膀:“比如这个颜色吧,确实红得特别,但贵国以外,也不是染不出来。”

    说着,他掏出一个装烟丝的布袋,扯得平整些,展示给眼前这些语带骄傲的明人。

    “各位请看,袋子上面这位主教的红色衣服,就和贵国这块面巾的红色,一样吧?”

    刘时敏定睛瞧去,也不得不承认,烟袋上那洋和尚图桉的绣工实在一塌湖涂没眼看,但绣袈裟的线,确实红得鲜艳夺目。

    刘公公在宫里待了多年,深知无论瓷器还是织造,匠人们都有“谈红色变”的反应,因为至正至美的红色,无论烧制还是染制,都十分考验功夫,有时还要看几分运气。

    是以方才郑海珠专挑红货与荷兰人叫板,刘时敏颇为赞许。

    不料红毛番竟也有杀手锏。

    郑海珠瞟一眼刘时敏微皱的眉头,故作小心地请示道:“公公,这红夷在使诈。阿珠可以说重一些的话么?若折了红夷的面子,他们拂袖而去,公公可会怪罪?”

    /122/122503/29899864.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