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薛定谔_第三百〇一章 迷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〇一章 迷信 (第10/11页)

是日上海天气阴暗有霾雾,使天气始终在飞行最低气象标准边缘。

    照理说,航空公司应当命令各线班机一律停飞。但国民参政委员会的调查认为,飞机起飞当天,京沪两地的天气确实不好,但并不影响起飞,然而飞行途中天气忽然转向恶劣,驾驶员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是设备问题。

    出事客机的机型是C—46与C—47型,原本都是运输机,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而制造的。航空公司为了节约成本,经过简单改装就成了客机。当时的民航司司长、戴季陶儿子戴安国表示今后停止进口此种机型的飞机。另外,龙华机场是失事三机所在两公司的主要机场,为什么不配备盲降设备?为什么无线电会忽然失灵?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在飞行设备的检查上是否存在问题?

    而飞行员急于飞回上海,则成了幸存者和遇难家属们探究的问题。张春华回忆,普瑞思在被救活之后,曾经到他的病房来向他致歉。最终报告中,民用航空局认为飞机师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不应承担责任。

    更令家属们气愤的是,许多遇难者随身携带的行李也不翼而飞。115号机乘客李芳经曾携带大量的钞票,但他的老乡沈裕民在赶到上海之后却发现巨款已经失踪。

    140号机的遇难者王玉贤是来京参加国民大会的沈阳代表赵诚如的夫人。她是在重庆接了次子赵继兴后乘机赴南京探望丈夫的。赵继兴经抢救之后苏醒,他回忆母亲当天穿着貂皮大衣,并且戴有珍贵饰品,随身还携带金条。然而这些事后都没有找到,最终在万国殡仪馆负责人处仅仅拿到了一个金戒指。

    遇难者的赔付款项是100万元国币,而机组工作人员则为1万美金,当时官方公布的美元和法币之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