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0节 (第4/4页)
遇到某个选择: 比如从椅子上起身,上完厕所按左边还是右边的按钮,琢磨中午吃啥…… 一天下来,诞生的“宇宙”最少都有上千亿个。 这显然是有违常理认知的情况。 于是呢。 前端理论就给艾弗雷特的理论打了个优化补丁: 宇宙的生成不可能那么廉价。 只有信息量巨大的波函数坍塌,才会导致一个全新世界线的生成。 例如现实中。 一名婴儿窜稀的‘量级’很低,因此即便发生了也不会产生世界线。 但若是老逼登窜稀,他的坍塌信息量级……也是影响力足够,便会生成一条未窜稀的世界线。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可好端端的,光环为什么会提及这么个观点呢? 要知道。 艾弗雷特的理论虽然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假设,但它主要的理论阵营在于一些科幻小说或者科幻论坛。 在纯物理界的宇宙研究中地位其实是很低的,不太可能作为光环奖励。 但如果它不是作为奖励,而是作为某个叙述的“引言”…… 难道…… 徐云的心中隐约冒出了一些预感。 于是他连忙继续看了下去。 【在1850副本中,袭击者贝基·斯米尔诺夫射出的子弹并未命中阿尔伯特亲王,而是击中了其身边的威尔希尔·肯尼迪的头部】 【但在某条时间线里,贝基·斯米尔诺夫射出的子弹并未射失,阿尔伯特亲王当场死亡】 【遂贝基·斯米尔诺夫等人不再如同副本中一般攻击礼堂,而是直接向场地宾客开展起了无差别袭击】 【袭击中,艾维琳·艾斯库独自离开人群的举动吸引了袭击者注意,后被流弹命中身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