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节 (第4/5页)
金属的缺陷位反应过渡效应,涉及到了分子筛。 doi是……咳咳,不能说,说了就要痛失网名了。 总而言之。 这种退圈前的最后一篇论文就像是你的初恋一样,这辈子可能都忘不掉。 因此在得知喻元勇他们在分子筛上卡壳后,徐云便立刻想到了这个思路。 有了徐云的这一提点,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过渡金属催化的检测方式除了最终产物外,还可以运用紫外拉曼光谱技术进行判定。 尤其是在分子筛方面。 拉曼谱峰的准确性甚至还要高一点。 因此很快。 喻元勇便准备起了拉曼光谱的检测环节。 半个小时后。 喻元勇团队准备完毕,正式开始检测。 检测开始第十分钟。 渡金属杂原子开始进入分子筛骨架。 与此同时。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立刻便出现了骨架氧原子的pπ、以及骨架过渡金属原子的dπ之间的电荷转移跃迁吸收。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 喻元勇面前的设备台上出现了一份报告。 “吸收峰在200~350nm的紫外区,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带中心在220nm……” 喻元勇将几个信息摘录,和徐云同时展开了计算。 五分钟后。 徐云和喻元勇相继抬起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