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4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节 (第4/5页)

,一共约摸四千份左右。

    随后,现场的数算成员开始两两组成一对。

    一人汇报坐标,另一人开始计算偏差。

    其中汇报坐标的工具人能力稍微低一些,以数学系的那些学生为主。

    提供算力的则是黎曼、雅可比、魏尔施特拉斯这些大佬。

    平均下来,每个人需要计算两百份以上的观测记录。

    一份记录的计算对比大概一分钟,毕竟只有两个坐标去套公式,因此总共需要四个小时上下。

    徐云和老汤也没闲着,主动负担起了一部分计算任务。

    “4.6692568……6283.07585……”

    “462.61……12.5661517……”

    “2.0371……529.691……”

    “2.92……0.067……”

    很快,不同规格的坐标系参量被逐一报出。

    有些来自布莱德雷家族统计、尘封多年的数据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其中不少数据在精度方面,甚至超过了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同类文献。

    例如丹尼尔·布莱德雷的爸爸康顿·布莱德雷,他在二十年前便记录了鸟神星的轨迹。

    虽然只是记录轨迹而非准确发现,但性质上已经非常吓人了——因为按照历史发展,这玩意要在2005年才会被发现。

    2005和1830。

    从观测设备的精度角度来说,基本上是两个纪元了……

    由此可见,布莱德雷一家为了给自己的老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