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0节 (第3/5页)
霍金在牛顿大学第二次量子引力会议上提出了《黑洞爆炸》。 后来他还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指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他在天体物理学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获得过爱因斯坦奖。 至于霍金之所以没有得过诺奖,是因为他做的是理论研究。 一项物理成果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验,是不足以拿诺贝尔奖的。 例如英国科学家希格斯,早在50多年前就提出了存在希格斯粒子。 然而直到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在实验中真正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希格斯本人才在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可是希格斯粒子啊,赋予一切东西质量的粒子。 这玩意儿搁在玄幻小说里就是‘直指大道本源’的万物母气,但没发现之前你就是没办法获奖。 同样的道理。 由于迄今为止实验方面尚未发现“霍金辐射”,所以霍金的理论还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自然也就不能得到诺奖了。 同时提及霍金,基本上还会提到另一个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此人便是杨老。 舆论方面对于二者的争议持续了有一二十年,从圈内到圈外,提及一人便必然会提及另一人。 比较客观的说。 成就方面杨老是要高于霍金的,纯理论方面霍金则要优秀一些。 截止到目前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