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5/6页)
高纯度重组蛋白……” “”……通过小分子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研究了两个obp与三种性信息素以及类似物的结合能力……” 看完徐云的论文摘要,莫顿的心中隐隐对自己一开始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份论文的内容,看上去似乎不止是第四代吡虫啉那么简单啊…… 毕竟如果只是与信息素进行合成,完全没必要讨论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的相关问题吧? 带着这种心理,他继续看起了正文。 随后刚扫了没几眼,莫顿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cyclization(环化)?还是用的过渡金属?好思路!” 接着他一行行的看了下去,唯独在5-环氧-1-十六碳炔环节稍稍停顿了几秒钟: 徐云并没有详细描述5-环氧-1-十六碳炔在定温下的变化,附上的图示也略微的简洁了不少,这就像前面还在耳鬓厮磨,转眼间就快进到了根深蒂固了一般。 不过莫顿也没太过在意,毕竟只是一个过渡的中间环节罢了,后续才是关键。 “lthf……” “合和子引物……” 莫顿就这样一行一列的看了下去,越看越入迷。 说起科研成果论文,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种疑惑: 既然先进科技都是保密的,那为什么还有好多所谓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呢? 原因很简单。 一来呢,是发布方大多会在论文发表前申请了专利。 也就是先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