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3节 (第2/5页)
头看。 结果总是斑马线,光子是波。 用摄像头看了。 结果就成了两道杠,电子变成了粒子。 实验结果取决于看没看摄像头? 听起来是不是更毛骨悚然了? 不过作为一本专业的科普作品,这里要科普一件事: 第三个实验……也就是所谓加装摄像机的实验,其实是一个思想实验,并未实际完成。 其实想想也知道。 别说摄像机了。 哪怕是其他设备仪器,你想要直接看到电子或者光子穿过哪个缝,这可能吗? 所以你在网上无论怎么搜,都不会找到任何与摄像机观测有关的专业论文或者实验视频。 实话实说。 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确实非常惊悚,它的真相至今未曾被破解。 但如今网络上看到的‘惊悚’,实际上带着二创的添加色彩。 目前真正完成过的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只有以下三个: 1、早期的双缝干涉实验。 这是在量子力学建立初期就经过实验验证的现象,比较有名的是日立电视台的电子双缝干涉。(hitachi./rd/rtal/research/em/doubleslit.html) 2、惠勒的延迟实验。 在1979年的时候。 曾经和爱因斯坦共事的约翰·惠勒在为纪念爱因斯坦的大会上,提出了一个理想实验: 为了摒弃观测行为对电子双缝干涉中电子行为的干扰,通过某种方式在电子通过双缝后才进行观测。 它的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