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6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节 (第4/5页)

内部利用倏逝波构造出一个不均匀光强的光场。”

    “接着呢,再根据光场分布,去铺设相同趋势的电场。”

    “如此一来,每个点倏逝波产生偶极力的不同,便会让微粒不停的‘蹦跶’。”

    “每‘蹦跶’一次,我们就略微降低囚禁电场,原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就会让带电微粒散开,外侧的粒子就会逃逸。”

    “而孤点粒子,则由于没有静质量也没有带电性的原因,将会永久性的保存在通道内。”

    徐云的这个方案用人话……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相对于现实里的抖簸箕。

    铅离子碰撞后的微粒,就相当于掺杂了泥土、种子、虫子、杂草的混合物。

    想要将它们分类,最好的办法就是抖簸箕。

    只要设计好合适的孔洞大小,最终总是能抖出来你需要的东西——无外乎具体的力度和孔洞直径罢了。

    当然了。

    这种解释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对于陆朝阳这种业内人士来说,需要考虑的远远不止抖动那么简单。

    只见他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徐云:

    “思路大致可行,但是小徐,我有一个问题啊。”

    说着陆朝阳左右手各伸出一根食指,指尖对指尖碰了碰:

    “你看,指尖和指尖接触,就好比是两道束流互相碰撞,这个环节不存在什么争论,但是……”

    随后陆朝阳将左手原本卷曲的大拇指伸平,和已经伸出的食指形成了一个等于号的姿势,接着两根手指的指面互相碰了碰:

    “但是小徐,你有没有考虑过相同束流内……也就是运动方向相同的铅离子,可能因为电场原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