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6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6节 (第2/5页)

下筷子,道:

    “在咱们华夏考古界有一句话,叫做‘考古不下明’,意思就是很少会发掘明朝之后的墓葬。”

    “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年代越往后,文献资料越丰富,历史学的研究就越全面,考古学所能发挥的作用可能就越小。”

    “当然了,盗墓的情况除外——目前清朝皇帝的陵墓很多都被盗墓贼破坏过。”

    “至于明朝陵寝呢,建国后只开掘过定陵,而那次的挖掘工作……”

    “造成了华夏考古史上的一次惨案。”

    叶纸‘诶嘿’了一声:

    “惨案?”

    唐飞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沉重,叹息道:

    “由于技术和观念问题,大量文物在出土后迅速风化毁坏,棺椁被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下令扔下山崖,万历皇帝和帝后的尸骨又在那几年被砸的尸骨无存,损失难以估量。”

    “为此在1997年,gwy还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通知》首次明确规定,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并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听到唐飞这番话。

    一旁的徐云亦是微微叹了口气。

    唐飞说的定陵挖掘,也是新华夏第一座经国家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项目。

    其实吧。

    项目最早准备发掘的是长陵,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那是在1955年10月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接到了一封时任燕京副市长吴晗写来的书信。

    内中说:

    “郭老:发掘长陵事,和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