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6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6节 (第4/4页)

步枪的射程和精度什么的都没什么意义了。

    这些优点发挥不出来,这个距离要的就是射速。

    因此开发一种短小、射速快的武器,在堑壕里、近距离交火的优势非常大。

    最终在1917年的时候,雨果·施迈瑟开发了一款冲锋枪。

    就是大名鼎鼎的mp-18冲锋枪。

    也就是后世军迷极其熟悉的花机关。

    这种冲锋枪枪长80厘米出头,使用的是9x19mm鲁格手枪弹,采用1支32发蜗牛型弹鼓供弹。

    射速每分钟400发。

    不过这款冲锋枪真正的特殊之处除了它是‘第一把’冲锋枪外,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它的魔改版:

    当年赫赫有名的汉阳厂,便把mp-18魔改过一次。

    汉阳厂设计出了成本更简洁的7.65mm口径子弹,用30发直弹匣取代了原型枪的32发蜗牛型弹鼓。

    当年咱们红军警卫机关配备的就是这种魔改后的“花机关”。

    在大渡河战斗中。

    咱们第1军团第1团的第一波勇士17人,每人同样配备了一把“驳壳枪”和一支“花机关”。

    在连长熊尚林率领下,他们凭借“花机关”和“驳壳枪”强大的输出火力攻克了对岸的守军工事,力促大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

    这也是徐云之所以瞄上它的原因:

    首先。

    汉化版的设计图纸直接在数据库就能找到。

    其次。

    1926年汉阳厂的生产工艺,实际上与1851年英国顶尖工厂处于同档、甚至还要略低的水平。

    有了图纸后。

    徐云又对这把枪进行了一些细微但说出来可能要被请去喝茶的改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