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8 火车难题 (第2/4页)
可是85吨的车头,即使拆一拆,大坨的仍然有十吨以上,异地装配难度极大,需要专门的带行车吊具的装配车间。 这个问题搞得本茨厂长和工人们特别头大。 实际去看过才知道,不仅仅是车间的问题,还有车头那些巨大的东西,怎么从索道平台移动到车间的问题。 然后是装配完毕后车头需要直接上轨道,这条连接车间的轨道,会限制组装车间的朝向,当然也可以把轨道弄复杂一些,占地大几圈来容纳弯曲轨道。 反正十分为难,弄了一个小组天天蹲在红石研究哪里合适。 其实哪里都不合适。 两个板块断开的地方并不是平地,而是有一定坡度的山地,虽然坡度不是很大,但要把机车头二十几米长的车架拉下去,就得重新设计卡车的半挂车,要半挂车自带一定动力和刹车,不然太危险了。 好在环浮岛铁路的勘探工作卡住,机车总厂也不是很着急,一边和汽车厂保持沟通预研,一边自己进行攻关,试图把车头弄短一些。 他们的内燃机车从前到后是驾驶室、机房、水箱油箱区、人员休息区。 本茨一型现有的人员休息区是混合休息室,包含驾驶员、瞭望员和两个额外带上下铺的休息室,客运和武装货运都能用。…. 人员休息区缩短可以减少三米的样子,可减了这三米车长还是超过22米。 只能从机房想办法。 动机房就要换发动机。 其实机车总厂最开始攻关的就是V型发动机,只是当时因为大功率下的可靠度不行,被两台直列八缸的给淘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