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6 拉烟不行 (第2/4页)
都可能导致信息传递错误。 空投区域地图没有这些麻烦,却有着时效性的问题。 预装载在抛洒筒里的地图,没办法填充现场观察细节;而观察员临时手绘,以低空飞行丢下去,有可能让飞机处于被攻击风险中,而且精细度也不会比空中拉烟作图高多少。 12团折腾了半个月,团参谋们认为门槛还是太高了,一般机组很难训练到这样的默契度,无法在前线适用。 还是得更简单。 直接在尾翼下绑上写了字的横幅,回到二型的cao作方式,观察员直接开舱拉绳子来解开横幅。 这样只需要几面横幅,配合飞行方向就能传达足够多的信息,比如“往这里走”、“有危险”、“魔族正在接近”。 而这个方法根本不需要团部研究了,派驻在前方的飞行员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随着未来军事行动的种类增加,真的需要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来应对某些极端战区状况呢? 现有的战场信息传递,优先考虑有线电话,可在跨浮岛行动中,电话显然就没办法和本部联络了。 接下来的人力传递,可靠是可靠,却有着人员安全风险和信息传递有较长延迟的双重缺陷。 再往后才是空军的两种通讯手段,灯光和魔法通讯器,两者实际效果和无线电塔一样,都只能用“滴滴滴”的间断式声、光发送信息编码。 其实是够应付不少场景的,单纯的烟雾、禁魔都不能彻底阻断军事消息传递。 只是对于需要和平民互动的场景,还是要有比横幅更好的手段。 拉烟和横幅差不多,都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