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第2/3页)
是一个直径六米的圆顶帐篷,四面还挂了三角旗装饰,帐篷前后各有门帘遮挡,此时门帘掀开被绳索固定住,凉风穿堂而过,棚内遮阳又通风。席上的人都是西式打扮,放着仙兰街旅馆里地道的日本艺伎不请,找了几个年纪很轻的俄国女子陪酒,那几个女子衫裙俗丽,一看便知是吧女出身。 挨着凉棚还有一个朴素些的雨布棚子,里面几个人正在架锅烧水,准备做饭。简行严和甘小栗悄悄从边上走过去的时候,甘小栗一眼认出当中一个人是乔治市最好的中餐馆“外天楼”的杨掌柜。这位杨掌柜在天外楼打工了二十年,在前后两位老板手底下都工作过,如今已五十有余,到了眼看就要荣休的年纪。 “他怎么在这里?”简行严留洋前他们一家都是外天楼的常客,即使回槟榔屿之后也经常在这家酒楼吃饭,于是走上前去笑盈盈地对掌柜说:“杨伯,别来无恙啊?” 杨掌柜见了来人,放下手里的活儿愁眉苦脸地说到:“哎,简少爷啊,什么恙不恙的,可别提了。” “怎么了?” “为了这些人——”他指了指凉棚道,“酒楼今天只能歇业一天。” 简行严明知故问到:“咦,你们酒楼现在也革新了服务意识,开始承接上门做饭的生意吗?” 杨掌柜两手一摊,嘴巴抿的紧紧的,怎么讨好日本人、怎么制定生意策略那可不是他的事。 外天楼现在的老板是上一任老板的儿子,父子俩皆出生在福建,自然是章亭会馆的成员。简行严心中了然,章亭会馆早已不是铁板一块,里头还挺直脊梁骨的中国人怕是不多,他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身为会馆主席的简旌照样也和日本人做着走私贩私的勾当,这破会馆真是从上面就烂了。 也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