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5章 伟大梦想 (第2/7页)
借着削帝号,建王国,各有司衙门都得与宋朝有所区别的机会,杨浩直接照搬了明朝的官制。明朝的官制在加强了皇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各级官吏的能力,明朝历史上,皇帝大多不亲理朝政,可是对比一下自秦至清各个王朝,你就会发现国祚延续时间超过二百年,且没发生过分代的仅明、清两朝。再比较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明朝也都名列前茅。 史学家赵翼就曾慨叹:“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之天下而不遽失,诚不可解也。”这个令他不解的原因,就是明朝的官制,清承明制,可以说明朝官制在中国延续了近五百年,支撑、维护了中国寿命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而且颇具效率。 杨浩没有那个能力在帝制基础上,凭空编出一套全新的官僚体系来,官制是政权机构的一个重要组织制度,它关系到这个政权的盛衰,关系到当时社会的安定或动荡,关系到当时人民的生活,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可以随意设置,所以为慎重起见,他充分权衡古今各个朝代的政体官制之后,便拿出了这套官制政体。 不过他的政体与明朝的政体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因为河西的条件与明朝立国时不同,无法完全照搬明朝的体制,不过主体思路还是一样,在朝廷、地方、军队三个体系中分别进行设置。 朝廷方面,设内阁和吏、户、礼、兵、工、刑六部,地方官也对原来承袭旧制设置的那些节度使、刺史、知府等混乱不堪的官阶进行了统一,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再往下是知州、知府、知县等等,由于他了解的不是那么详尽,同时这个王国无论是地域、经济成分、政体的成熟程度还远不及中原,也不需要一下子罗列太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