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064章 新的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4章 新的开始 (第7/9页)

的,却是夏国。杨浩受封西夏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正式迁都,自夏州越八百里翰海,迁都至兴州。在宋国看来,这是杨浩被宋国给打怕了,他抛弃党项八氏的中兴之地,越过翰海沙漠,跑到兴州去再起国都,是为了避免再有一次宋军旦夕即至,兵困都城的尴尬局面,对宋国来说,自然是扬眉吐气。

    对夏国臣民们,杨浩的说法却是一国都城,当为天下中枢,当交通便利,当可攻可守。如今夏国不仅仅拥有定难五州,更有河西诸州,兴州正在诸州中央,且易守难攻,农牧发达,可为国都云云。而真正的原因,国防固然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却是要藉此削除他对党项羌人过重的依赖。

    当初赵匡胤想迁都洛阳,固然是认为汴梁无险可守,不适合做国都,另一个原因就是想借此把赵光义经营开封府十年建立的庞大根基一举铲除,可惜他失败了。杨浩比他幸运,当初潘美率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已经半强迫、半恐吓地把愿意的、不愿意的所有权贵酋领都举族搬迁到了兴州,造成了迁都的事实。

    最大的阻力已经消失,迁都最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剩下来的只是建设而已。

    赵匡胤立国之初时一次“杯酒释兵权”,被很多对历史不甚了了的人错误理解为重文轻武而加以诟病,其实赵匡胤当时所做的无关文武的轻重,他只是把那些资历、威望不在他之下,在他立国之前就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拥有自己的将帅体系的那些大军阀大诸侯剥夺了军权而已,宋国能结束五代以来中原走马灯似的换皇帝的局面,这件事居功甚伟,王莽谦恭未篡时,要不然的话,宋国莫说一统天下,现在还姓不姓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