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9 (第3/4页)
说他跟随郑和一块儿下过西洋,到过好多地方接受朝拜,深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后年满花甲得以赐归告老还乡,得金五百两,银两千两,皆用作修缮村内水利民生,这还是个好官啊!” “这样的官还是盖上盖子让他好生安歇。”胖子对李成功说道:“我建议你这边上报弄点材料,说不定还可以树立个典型,让那些做官的也看看他们的先祖当年是怎么办事的,就连那些退休金都还给了人民,这墓我们就看看最好别碰人家的东西。” 李成功倒也同意胖子的这个说法,这个墓本身并不大,却又有两块碑,呈东西方向走势,方才查文斌看得是东边的那块,记载的主要是生平。而在两墓碑中间则有一圈用花岗石围起来的土包,想必这土包之下就是棺木,这种葬法也叫墓中墓,多半用这个形制的都是会强调一点:我是个节约低调的人,死后不必大办,只要用一捧黄土盖了就行。可是后人们偏偏又觉得他应当想用更高规格的墓葬,可又不能违背死者生前的遗愿,就在大墓里面修个小墓。 这个想法很快就在另外一块碑上得到了认证,碑文上说,这位高戊因为廉洁所以只给自己弄了个土包。可是他自辞官以后就在这座稷王庙里整日对着墙壁上一副女画像烧香点斋,于那画像日夜作伴,人们听说他与这画中女子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于是便在他死后将他安葬在这庙宇之中,说这个高戊因为廉洁所以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乡民们凑钱给他置办了寿衣和随葬品,唯独他随身携带的一口木箱子一并埋在了这墓里。 “箱子!”胖子看到这儿喊道:“没错,就是那口箱子!那工艺只有皇家工匠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