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厂 (第4/7页)

不过这里干枯了,便拿来建厂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里盖起了一个厂房,里面有场地,仓库,食堂等。专门打制五寨堡各个农场需要地各种水车,梨器等物。

    里面有二百人,分为监管,管事,工匠和工人等,监管、管事和工匠的报酬会高些,工人略低。当然,民器作坊地各种奖励机制和各个农场一样的。谁不认真干活,都要受到惩罚。而干得好,就会受到奖励。

    五寨堡民器坊由刘天禄刘总旗兼任管理,不过由一原军匠小旗孙天正担任管事,事实。这里主事地就是孙天正,刘总旗忙着军匠坊的事,一天到晚,就是忙得团团转。根本没什么时间来五寨堡民器坊转。

    当黄来福带着几个家丁们进入这里时,只见这里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做着事,大家都是聚精会神,一些监管们,则是在一旁巡视,虎视眈眈地看着各人。事实上,不需要监管的监督,各个工人们干活都很努力。

    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们。一些是由原军匠坊的军匠们分流过来地,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是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监管,管事们。

    他们是对千户黄来福最感恩地人,又是最先体会到奖励机制好处的人,干得好的人,按计件的话。最多一人每月可以干到二石多的月粮。想起以前做军匠时。拼死拼活,每月只有二、三斗的月粮。家人饥寒交迫,每天都吃不饱,他们分外珍惜现在地好日子。

    而其它的工人们,许多人是堡外各地地民户,或是各地来五寨堡地流民。这些人,或许很难有原先五寨堡军户们和军匠们对黄来福的感恩之情。不过在五寨堡民器坊严格地奖惩制度下,他们也只能是尽力干活。

    而且比起以前一年到头死干都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在坊内,只要努力干活,就可以吃饱穿暖。再加上坊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