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大办工厂(2) (第2/6页)
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各军堡将官手中。 对五寨堡,他能使的力量和手段有限,虽是节制,但毕竟是不同系统,一个军,一个兵,也用不上屡试不爽的断粮方法。移防吧,也是麻烦,因为依明时的兵制,若无战事时,移防千人以上的军队,须经请示兵部,擅自移防,以谋反论处,高其虽是兵备官,却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大明几百年,没听说过卫所军户们移防的,都是世世代代驻守一地。而要移防的,只有让五寨堡成为营兵,不过这也困难,大明营兵的招募,掌握在兵部的手中,无令擅自募兵者,以谋反论处。 依大明军制,总兵手中的标兵,副将手中的奇兵,参将手中的援兵,游击手中的游兵,才算得上是营兵,又称为战兵。整个山西镇军马,除了总兵标下两掖营兵及镇中的奇游援三营外,其它的几万人,都是卫所的军户军士,除了战事外,卫所军士们都是几百年不动的。 想让五寨堡成为营兵,谈何容易,一成为营兵,就要户部发粮饷,发武器衣被,开支庞大,户部不会答应的。而五寨堡之前虽有招募了一些民户们补充入五寨堡军士们,不过他们都是加入了五寨堡军户户籍,算是卫所间正常的清勾替补。 高其心想:“这事情,先和李参将商议一下,再遣心腹至宁武关,听总兵大人是什么想法。” ※※※ 五寨堡,清涟河边。 “吱嘎吱嘎”的声响中,河边水力磨坊的石碾石磨在河水的冲击下,正发出繁忙的声音。 这座水力磨坊很大,称之为黄来福大水力磨坊,磨坊上面撘着一个大棚,铺着茅草。大棚边上,沿石砌的河沿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