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皇帝也来加股(1) (第6/6页)
了,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他以前养羊,因为山羊毛没人收购,加上羊只经常死亡,所以一年下来,也是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村里人闲他穷,加上他是外来户,所以到了现在,也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 “好了,羊倌,我刘某人做事就是爽快,以后你家要是还有羊毛,没话说的,有多少我要多少,记着这是我的名刺,我走了啊。” 一个福态的商人潇洒地将一张名刺递给了杨大倌,满意地吩咐一个伙计将收到的羊毛运到马车上运走,这些时间来,他东奔西跑,穿村过镇地收购羊毛,虽然辛苦,但收获也是巨大的,这些羊毛卖到五寨堡毛纺厂后,可以获得双倍的利钱,当然值得他风里来雨里去了。 “刘大爷慢走。”听福态的商人这样说,杨大倌忙恭敬地将他送出门外,直到商人远去了,才将那张颇有书香味的名刺小心收入怀中,虽说不识字,但将这位大爷的名刺收好总是没错不是? 此时,村中各人看杨大倌的眼神已是不同,个个都是笑容可亲起来,各人七嘴八舌地询问杨大倌那商人的事情,老村长更是邀请杨大倌晚上到家中做客,第二天更是传出村中的钱老汉有意将家中的女儿嫁给杨大倌的消息。 而杨大倌的经历,更是让村中人心动,眼下年景不好,地里刨食看来是不行了,听镇中人说,有很多人逃荒到五寨堡去了,光在五寨堡各个厂中做事,每月就有几钱银子,足以养家糊口,如果能招入五寨堡各个农场中,就更是得到了“铁饭碗”,这让村里一些年轻人心动,不过老人家还是恋土,不愿意去做外乡客, 眼下象杨大倌这样,是最好的了,可以不必逃荒,又可以稳定在家中足食,一下子,村中很多人都盘算起养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