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不听话文人不如狗 (第5/11页)
不说在五寨堡及宁武关,老营堡各地,有五寨堡军户户籍的几千军队们,有他们的军户家属。光光是在五寨堡的三十个田庄中,就有壮丁近万人,这些人,都有五寨堡的军户户籍,连上他们的家属,就有数万人。还有许多到五寨堡来经营务工的商贾工人们,让五寨堡街上人流繁盛。与几年前相比,这种改变只能用惊人来形容。 军队与庄丁们,是对黄来福最忠诚的群体,还有一些作坊的工人们,一些受益于五寨堡发展的商贾文人们,也是与黄来福站在同一条线上。 但也有一部分外地来的大商贾家族,官商家族,一些到五寨堡来的文人们,虽是同样享受着五寨堡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对黄来福不满。 傍晚,在五寨堡大东街附近的一家酒楼内,一些文人打扮的人却在高谈阔论着,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这些人是五寨堡书院的先生。五寨堡大学堂开设后,几年后改名为五寨堡书院,黄来福认为这样名字较大气,而且也比较附合当时大明的习俗。 看到这些人,当地的食客们都投来了尊敬的目光,一是当时的大明,读书人还是比较受各样人等尊敬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嘛。二是在五寨堡书院中,先生们的待遇也确实好,就是普通的教员们,也有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俸,更不要说那些地位高些的教授了。这让五寨堡许多士兵及屯丁们羡慕。不过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待遇是恰当的,毕竟他们是读书人嘛,待遇高点是可以理解的。 五寨堡书院现在有学生二千多员,分低,中,高年纪,有几十个班级。有教员教授五十余人,还有众多的司吏、斋夫、膳夫等人。这种规模,在大明朝算是庞大了。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