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183章 开通商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开通商路 (第4/4页)

铨选。

    科举好理解,但现在兵荒马乱,早就荒废了。

    学校主要是指应天国子监,在地方学校是没机会当官的,而国子监的学生现在又很少。

    至于铨选,主要是吏部和兵部选择人才的办法,凡经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具有资格的人,均须到吏部听候铨选,等候任命。

    举荐就更好理解了,直接由中央下到地方挖掘人才,又或者地方自己推荐。

    朱元璋在短短几年内吞并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大量领土,人才缺口相当大,在科举无望,学校又撑不起时,举荐和铨选就变得分外重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文忠在治理平江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孙良运的正文会成员。

    毕竟这个学派都是知识分子,心又向着吴军,不用他们用谁?

    但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偏偏李文忠还是觉得人手不够用,他这个人又比较善良,对平江当地书生也抱有同情,便一口气又提拔了一批本地文人。(历史事件)

    结果杨宪一来就不乐意了,他出发时,朱元璋曾特意叮嘱,三年内不许任用平江当地文人做官。

    在老朱看来,平江人心不稳,心向张士诚的余孽不少,要是冒险任用,后面乱起来就得不偿失了。

    杨宪这个人能力虽强,性格却很强势,一上来就对李文忠的诸多工作指手划脚。

    李文忠虽说从政不如杨宪,但今年27岁,正是血气方刚时,又是一省大员,自然不乐意被辅官指点。

    两人摩擦几日,终于因为举荐地方官的事情,一言不合,就拍桌子瞪眼,大吵起来。常青椒的洪武兴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