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4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节 (第5/7页)

百姓不愿留在北方归顺隋国,追随萧岩,也就是萧铣的祖父,渡江南下。

    后来陈亡,江左百姓又推萧岩为义军首领反抗隋兵。

    其兵败之后,全家被斩,仅有萧铣这一根独苗苗幸存下来,蛰伏至如今。

    此时此刻,萧铣义帜一举,王旗一张,数日之内身边就聚集了数万兵马。

    又因其素来仁善,名声颇佳,致使江陵百姓,梁国故地,往往望风归心,掣壶携浆,夹道相迎梁国大军入城。

    可惜,再多民心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纸老虎,在历史上,李靖与李孝恭二人势如破竹,一路直逼都城江陵。

    萧铣自知力不能敌,再战下去也不过徒增伤亡、害了满城百姓,于是祭告太庙,拜过梁武帝、萧统等先皇神位,独自衣衫缟素,奉印出降。

    江陵百姓都悲痛欲绝,放声痛哭,在萧铣出城经过的时候,有人奋力攀扯住他的衣衫,想将自己的君王留下,莫要离去。

    萧铣只能流泪挥剑,斩下了一截自己的衣袂,这才得以脱身。

    后来被押送到长安,李渊怒骂他为何谋反,萧铣从容道,隋失其祚,天下共逐,所输者无非是天命不在我大梁,亦何憾哉。

    李渊大怒,将他兰陵萧氏一干男女老少满门抄斩,连孤女萧月仙都没放过。

    消息传回江陵,百姓们自然大哭了一场,纷纷各种为萧铣建祠修庙,此即后世所流传的“江陵故老怜萧铣。”

    ……

    话又说回来,历史上李渊杀的敌军领袖也确实不少。

    除了萧铣,还有杨侑、窦建德、李轨、薛仁杲,以及一些“我不杀伯仁,但我终会逼迫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