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节 (第6/7页)
狠地踩了几脚! 郑成功有点担心老朱危机感过强,直接把传教士禁了,想了想,语气较为客观地说道:“若是限制他们传教的话,这些人还是很好用的。” 就比如这个martino martini,最早是南明时期在福建一带登陆中原,当即就被他父皇隆武帝抓走打工了。 隆武帝一通cao作,给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仅要穿大明官袍、行臣子礼,还给他取了个名叫「卫匡国」,匡扶明国的意思。 隆武帝根本不关心什么宗教,也不允许他自由传播,只是让他不停地默写那些先进的弹道学、浇铸大炮和火药生产方面的知识,而后投入实践,把他脑子里的存货压榨得一滴不剩。 可惜当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不然,制作工坊还真能做出点成果来。 卫匡国来到大明许久,传教进度基本为零,一怒之下就北上投了顺治,最后被郑成功打进北京城的时候顺手嘎了。 老朱听完之后,心里大略有数,又问:“你想让咱开这个口子,会不会对朝贡使团监管造成影响,还是将二者并入一处?” 郑成功:呵呵。 朝贡体系?狗都不要! “朝贡这种落后的东西早已在本位面消失了”,他告诉老朱,“非但没有带来任何利益,反而每次登陆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接待。我大明本国子民都没享受上的福利,却要优先给外人,天下绝无这样的道理。” 老朱面色不虞,他觉得朝贡贸易是他生平得意之作:“咱也没有说是完全不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