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4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节 (第5/6页)

平北就是姚襄,东晋平北将军,李白愕然道:“姚襄现在还没有归晋?”谢尚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啊。

    李清照无语了片刻:“明明你才是从江左过来的,现在你问我。”

    说来这姚襄,可以称为这一时期最惨的一个大冤种。

    而且,他的冤种之气还不止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凡是跟他有点关系的,最后结局都挺倒霉。

    故事一开始的走向还甚是美好明亮,姚襄少年得志,统兵征战,后来决定归顺东晋,就单骑渡过淮河,千里迢迢前往寿阳去见谢尚。

    谢尚正坐在高楼上,紫罗襦衣,弹奏琵琶。

    他听闻羌人的少年将军孤身而至,微微沉吟,垂眸往楼下望了一眼。

    见姚襄怀抱长剑,也正一脸桀骜地仰头看着他,眼角眉梢都写满了飞扬的意气,浑没有一点孤身进入敌方城池,沦为刀俎鱼rou的思想觉悟。

    不像是来归顺投诚的,倒像是来考察他配不配让自己为之效命。

    若换作旁人,可能会直接上去将他拿下,杀其人,毁其家,御其众,但谢尚没有。

    年长者撤去了自己所有的依仗和护卫,单独与这位少将军秉烛夜谈,直至天明。

    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聊了什么,只知第二日出来时,谢、姚二人的态度都甚为欣悦,对彼此都甚为认可推崇。

    《晋书》称之,“一面相交,便若平生。”

    这也就是“一见便若平生”这个形容的最早由来。

    姚襄从此归晋,谢尚上表建康朝廷,为他请封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世称“姚平北”。

    自后他就跟着谢尚干活了,伐魏伐秦,夺回玉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