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节 (第5/7页)
队,你赶快返回故土隐居去吧。” 他反正是必死无疑了,只好尽可能地扩大后世影响。 《金史》记载的灭国之战他也看到了,在他自缢之后,上至参政总师,下至普通兵丁,五百多人一齐跳入汝水殉国。 金哀宗觉得,如此覆亡,虽然远远不及崖山海战震撼,但怎么着也比北宋的靖康之耻高出几百层楼了。 他以后记入史册,也确实成为了一个正面教材,狠狠嘲笑了一番徽钦二帝。 《金史》说他,“国君死社稷,哀宗无愧焉。” 所以,这身后名一定得保住,一定得有个见证者存活下来,不然赵宋文人扎堆,指不定得给他抹黑成什么样。 元好问作为《南冠录》、《壬辰杂编》的编写者,《金史》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自然不能折在亡国之战中,金哀宗必然得把他送走。 元好问听了金哀宗的话,自然不肯离开,要留下来与城俱亡。 金哀宗不管他的抗议,示意侍卫直接将人架上马,图书典籍全都给他带上,由一支小队护送回乡。 …… 天幕上飞速地闪过无数的推荐语言,都是在申请导师名额的。 诸天万朝的人杰耀如列星,纵然去除了那些纯文纯武的人才,也还有不少全才和特殊才能者,挤破了头皮想进九星学宫。 唐代宗位面特别关注了「偏才」这一点,最终派出了茶圣陆羽。 刘裕没想到他角度这么刁钻,结果问了一圈,小朋友们对茶艺课还挺感兴趣的,都觉得新鲜,遂挥挥手表示同意。 魏文帝曹丕位面,派出了大书法家钟繇,将未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