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节 (第4/7页)
当年,他作为宫廷琴师,因为宋廷的覆灭而随两宫被掳北上,在北方的苦寒之地,一待就是许多年,才获准黄冠归去,回到江南。 汪元量虽然回来了,但更多的故宋之人却滞留在北地,再也不得归来,只能对着燕山大雪、荒寒朔漠,追忆着江南春水、藕花长亭。 故宋的十余位宫女,在汪元量临行前为他送别,作《望江南》数首相赠。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汪元量信手拂过琴弦,与刘琨的箫声相和,低回宛转,如泣如诉,如同北方那些不得归的宫女魂灵的梦语。 白头归未得,梦里望江南。 这是个人身世飘零的至深挽歌,也是国家改朝换代的杜鹃啼血。 恨只恨,春风未解兴废事,何意年年扑眉间? 刘琨见完汪元量,琴箫合奏过一曲,本拟就此结束在崖山的行程,可是,他翻过了那一首首送行的《望江南》,看着那些和着血泪写出来的词句,心中忽然就冒出了一股冲动。 他要前往北方,将这些宫人带回故土,生也罢,死也罢,总要归来看看。 没有人比他更懂滞留异乡、形影相吊是什么感觉了,那种为天地所弃、举世茫茫所遗的孤独,犹如利剑穿心般苦痛。他不愿见到自己经历过的悲恸,又在旁人的身上重演。 刘琨独自一人,孤身跋涉北上,辗转许久,终于来到了大都。 一打听消息才知道,当年写《望江南》的女子们多已去世,或是因为不适应北地气候苦寒,或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