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鸟人 (第6/8页)
赫赫在上。 (赫赫在上万民仰观) 天难忱斯, (天命无常难测难信) 不易维王。 (身为君王实属艰难) 天位殷適, (上天拥立殷纣为王) 使不挟四方。(终又使其丧失四方) 一位君主,站在首席座位前,哀叹“当一位‘王’真难(不易维王)”,赵武禁不住扑哧乐了,这位楚君,从不忘了随时表现自己啊。他低声嘟囔:“乘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楚君(暗指楚君因乘坐白马拉乘的战车,被迫向周王纳贡);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鸟人,很可能是楚君……哈哈。” 乐王鲋是个马屁精,听到赵武低声嘟囔,他总有办法凑趣,问:“鸟人与楚君,有区别吗?” 赵武大笑。 在这样正式的盟会上,楚君开口吟诵诗词,那是一种礼仪。面对意气风发,俨然以“君王”自居的对手,赵武上前轻声细语赋了《小宛》的第二章: 人之齐圣, (聪明睿智之人) 饮酒温克。 (酒后仍能温逊) 彼昏不知, (昏聩狂妄之徒) 壹醉日富。 (酒醉必然发昏) 各敬尔仪, (各自慎重举止) 天命不又。 (天福不可再寻) 一直处于被包围态势的楚君一出场便表现的奢华浅薄,而赵武显得的沉稳务实,这两种风格形成鲜明的反差。执牛耳者鲁襄公微微点头,春秋小报编辑、鲁国执政叔孙豹脱口而出:“礼也。” 叔孙豹说的是赵武,这句话也奠定了楚国国君的地位——无论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历史,鲁国人记述宋之盟的时候,都轻蔑的称呼楚君为“楚子”。“子”在春秋虽有尊称的意思,但鲁国人在这里对楚君如此称呼,意思是:楚国那小子。 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