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重整河山_第1233章 东西大竞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3章 东西大竞争 (第3/5页)



    约瑟夫.斯大林同志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北欧、波罗的海沿岸、第三帝国本土、罗马尼亚油田等地。

    扩大空中优势,用钢铁洪流横扫东欧,浩浩荡荡地解放。

    会议上,毛熊众将领自信昂扬。

    在过去一年的反攻系列作战胜利结束之后,毛熊各地的军工业有所恢复。

    解放东乌之后,工业基本恢复到了开战前的六成。

    这样的工业基础加上外国盟友的援助,他们已经有绝对的实力发起钢铁洪流作战。

    除坦克外,各类型的火炮,比如喀秋莎火箭炮等也在不断地补充入部队。

    毛熊历来就崇尚大炮兵主义,工业恢复之后这条路线开始得到完整的贯彻。

    将领们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与骄傲。

    吴展和李兆锳的存在感反而低了很多,似乎没有中夏人老毛子也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毛熊内部已经出现排斥西征军的情况了。

    不过由于中夏西征军的实力摆在那里,很多人只敢私下议论,不敢明目张胆的吼叫出来。

    会议讨论决定,红军空军将负责波罗的海沿岸、北欧的战略轰炸,中夏空军轰炸罗马尼亚油田。

    双方空军组成混合编队,共同轰炸第三帝国本土,争取让柏林变成第二个东京。

    战略轰炸讨论完毕之后,会议的重点自然就放在了强渡第聂伯河之上。

    中夏已经同意借给老毛子600架鲲鹏运输机,帮助他们伞兵空降第聂伯河西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