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津防线 (第4/5页)
,尤其倾向于攻坚作战的武器。 然而……楚军就是用了。 所以明军那边也就只能苦逼的针对性防御,给各种防御工事加个顶盖,构筑环形沙包工事用来抵御榴弹炮击了。 只是这些防御工事最有能有多大的效果,洪承畴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 要知道之前的九江也好,扬州,淮安三地,当地新标军构筑的各种防御工事严格上来说,都比天津这边的要好。 上述三个地方,都是经过当地的明军长时间的构筑各种防御工事,而天津这边呢,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不到。 时间上的欠缺,自然也就导致了构筑的防御工事远不如九江,扬州,淮安当时的各种防御工事了。 至少洪承畴就没能在天津城外,搞出来那种突出部大型堡垒来。 这种大型的突出部堡垒,需要的工程量太大,没有几个月时间动员大量人手进行施工,根本就建不起来。 天津城外的各种防御工事,整体上还是偏向于野战防御工事的。 而如今,这些防御工事迎来了最终的考验。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明崇祯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抵达天津外围地区多天,并且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楚军,终于是对天津防线发动了进攻。 就和楚军以往的攻坚战一样,最先上场的永远都是火炮! 首先是八门十四斤的加农炮,十二门的九斤加农炮,一共二十门加农炮,利用射程上的优势,在外围地区率先开火,并开始集中攻击已经发现的两个明军的堡垒。 这两个堡垒的目标非常明显,而且地形比较高,同时又居于战场的比较中间的位置,明军在上面部署的长管火炮,基本上能够覆盖大部分战场的位置。m. 而基于这一点,洪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