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打仗就破产 (第5/6页)
升将士们的各方面的待遇,提升装备水平,尤其是枪炮以及盔甲的水平。 而这些,全都是吞金兽! 要让老百姓们吃饱饭,就需要恢复民生,而恢复民生可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那是要拿出真金白银去赈济,去修理各种水利基础设施的。 要是没有两三百万两银子砸下去,早些年经历过官兵和流贼迫害,后续又经过楚军和伪明军战争波及的湖广地区,早就民生全面崩溃了。 打完仗就撒钱恢复民生,这才是大楚帝国控制了楚北,至今楚北都没有爆发大规模饥荒的缘故。 而没有饥荒,自然也就没有了流民,没有了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为首的流贼模式的生存土壤。 如此,楚北才能恢复稳定,继而成为大楚帝国对外征战的助力。 要不然就会变成陕西、河南一样,给明王朝带来都不是什么助力,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吃饭要钱,这扩军打仗就更不用说了。 民生和军队,不管是哪一项省钱,那么都会导致大楚帝国内部出现巨大的问题,对外战争失败,甚至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而这,都是罗志学所不允许的。 既然节流节不了,那么就只能开源呢。 内部的税收潜力现在基本就这样了,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的提升,那么也就只能把视线投向外部,投向江南。 ———— 大楚帝国承顺二年,七月初三,帝国参谋部部长徐志贤陆军中将,率领了数十万的各部将领以及参谋人员,在海军舰队的护送下,乘坐船只抵达了东线的富池镇。 而此地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