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打不起仗的楚军 (第3/6页)
比如守备军里装备的各类短袍,甭管是自造的还是缴获的,全都是铁炮。 同时主力师里的十八斤臼炮、四十八斤臼炮,两百斤短袍也全都是铁铸火炮。, 这些火炮的使命寿命很低的,往往打两三百发就不行了,而从明军手里缴获的一些短铁炮质量更差,往往打百来发就不行了。 这也就使得了几乎每一场大战过后哦,楚军都会报废数量不等的火炮。 一些缴获的质量差的短袍往往直接报废回炉,早期的铁制两斤半野战炮只是暂时先转移到二线部队里低频率,减装药使用,然后再等换装。 而火炮的报废情况,也是进一步加剧了楚军的军工生产压力。 嗯,不是资金压力。 因为火炮本身其实很便宜的,陆军中使用最贵的九斤青铜野战炮的采购成本也就八百多两银子而已,其他的火炮还要更便宜,比如十八斤臼炮,这玩意只要一百多两银子而已。 区区几百两银子的火炮采购成本,对于一千五百万军费预算的楚军来说算个屁……随便挤出十万两银子,就能购买上百门的青铜野战火炮呢…… 但是,楚军现在一共也就百来门青铜野战炮。 为什么这么少?是因为大楚帝国卖不起? 不可能的! 纯粹是因为兵工厂产能有限而已。 火炮问题,将会是后续限制楚军战斗力提升的一大因素,至少在汉天兵工厂全面量产之前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要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