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三百六十七章 科研典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科研典型 (第5/6页)

铜铸造的话,全炮成本大概在八百多两。

    而采用铁铸火炮的话,这个成本可以控制在三百两左右。

    但问题是大楚帝国不差那五百两啊……

    一门五百两,一百门是五万两,而一千门也才五十万两银子而已,这相对于一年两三千万两军费的大楚帝国而言,连零头都算不上……

    对大楚帝国而言,火炮的问题从来都不在于价格,而在于产能,在于性能!

    就算是说成本,更多的也是说维持成本,比如说陆军炮兵部队,其成本可不是火炮本身的采购成本,而是在于炮兵开支,骡马开支以及训练作战的弹药开支。

    而对于海军来说,连维持成本都要低得多,毕竟不用骡马不是,撑死了就是炮组成员的开支。

    所以老早的时候,大楚帝国的各大兵工厂,各类长管火炮就开始全面转产青铜火炮了,大口径舰炮也不例外。

    为了就是增加产能,同时降低部队换炮的频率,间接增加火炮产能。

    假如前线某师采用铁铸火炮的话,基本三场大规模高强度战役,每门火炮打个几百发炮弹的话,这些铁铸火炮就要更换了,不然分分钟炸膛。

    但是如果是采用铜火炮的话,那么这些铜火炮能坚持十场大规模的高强度战役或者打上千发炮弹,才需要对火炮进行更换。

    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去,并且远远比几十万两银子的成本重要的多。

    综合起来,大楚帝国就更加倾向于采用铜火炮,只不过哪怕是生产使用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