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六十八章 初步工业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初步工业化 (第4/6页)

购铁料等各种物资的花销,工匠以及采购人员的日常用度等情况,大体上也能推断出来,保乡营自造的一门六百斤火炮,连带炮架在内大概在一百四十两银子左右……

    人家明王朝进口几千斤的红夷大炮,一门其实也不过千两银子左右,而自造的红夷大炮基本在几百两银子左右,这个价格还是上报朝廷的价格,包含了‘漂没’等各项非生产成本,纯造价还要更低一些。

    这年头铁铸火炮的真实价格,一门三磅左右的长管火炮,嗯,和保乡营里的六百斤长炮差不多一个规格的火炮,也就相当于两套上好盔甲或三匹战马的价格而已,一百多两银子

    而十二磅铁铸长管火炮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翻一倍,三百两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大口径长管重炮,其价格就会迅速攀升,一门三十二磅加农炮的价钱能买几十门三磅野战炮,动不动就几千两的,这主要是大口径长管火炮的报废率超高所导致的。

    保乡营自己搞火炮其实在价格还算是比较贵的了,主要是他们的铁料贵,再加上小打小闹规模没上来,并且还是第一次搞造炮,所以耗费比较大。

    再就是把人员的口粮给算进去了,而在如今的河南一片,粮食价格早就涨上天了……

    诸多种种,算下来,保乡营自造的价格应该比明军那边真实的造炮价格还要更高一些。

    不过明王朝采购进口货自造火炮的价格,绝对比保乡营自造火炮的价格多得多,翻倍都是轻松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