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孙启年中举 (第4/6页)
比较宏大,讨论的是税务问题,题目为:‘不加赋而国用足,其害乃甚于加赋论’ 策论第二道题目则是紧扣正在发生的事情:‘汉天有新织机,出布数倍于土布,精美数倍于土布,人云‘新织机断农家之路,不可留也’,详论得失,试陈两宜之策。 策论第三道: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皇理院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还有史论,第一道史论题目就是:‘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 第二道史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些题目,其实题目都很大,并且涉及的范围其实很广阔,如果全部都要作答的话,那么就要博古通今,而且还得对一些士子们平日不关注的东西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比如说工业、经济等等。 策论第二道题目,背景就是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矛盾和冲突。 史论第二道题目,则是让考生评价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 孙启年稍微扫了扫题目,策论的其他几道题目,他都没什么把握,因为他对很多东西不够了解,既然不了解就不能瞎写,很容易就搞错大方向了。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织机这道题目,因为他老家在就苏州,苏州可是有相当多的织户,更有大户士绅购置大批织机,请织工织布,他都能想象道,如果这种新式织机出现在苏州的话,恐怕会有无数还在用传统织布机的织工陷入生活的困局了。 而史论的话。则是选择了评价法治德治这道大题目,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