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丁刚毅的取舍 (第3/6页)
做到月产八千支,九斤野战炮月产三十门(如果生产五斤或两斤半野战炮,数量还要更多一些),各类十四斤、十八斤、二十四斤重炮,即攻城所用、炮台所用、战舰所用的长身管中大口径火炮,月产十五门左右。 除了这些核心武器产量外,还有大批盔甲、刀剑、遂发手枪等武器的产量。 再有就是弹药! 整个当涂兵工厂,其各类武器产能相当于汉天厂的一点五倍左右,其中的弹药产能更是达到了两倍之多。 而这两座核心兵工厂相加,未来大楚帝国的燧发枪产能,有望达到年产二十万支。 各类长身管火炮可以达到年产千门以上! 当然了,这种产能数据,是在战争时期里的极端生产数据,属于加班加点不顾成本的进行生产。 如果是和平时期的话,那么这个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能够有一半产能就不错了。 兵工厂在和平时期的产能以及在战争时期的产能,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战争时期加班加点下,一年二十万支的燧发枪产能,这是罗志学自己的野望,也是他给工业部定下的战略任务。 短期内不可能达到,最少也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至于现在,等翻年后能够做到年产十万支就烧高香了。 兵工厂的建设,工人的培养都需要时间,哪怕是罗志学采取的高压政策下,加班加点的进行建设,扩产也依旧需要时间。 罗志学估计着,要达到二十万支遂发步枪的年产量,恐怕要一年后。 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火绳枪和长矛依旧会是大楚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兵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