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打不过就加入 (第4/5页)
有些模糊的。 而此人,实际上并不是老土匪出身,甚至都没有伏牛山这么一个早期重臣都有的标签。 他实际上是楚军攻克南阳府城后,才投奔过来的,此人流民出身,因为以前还是个童生,懂文识字,因此投奔过来后一直在当时的参务处里工作。 主要工作就是辅助罗志学处理庞大的军政事务,后来逐渐升为参务处处长。 最后参务处被改为翰林院,他也就顺势成为了翰林院掌院学士,按照大楚帝国官制,正二品。 后来罗志学召集重臣参赞要务,设立了参务院,他也就成为了第一批七人之一的参务大臣,加太子太师衔。 虽然此人在外界名声不显,基本不参与外界的事务,一年到头都是窝在翰林院里,但实际上他的权限非常的大! 要知道大楚帝国的翰林院里,每一个科都是能直接对应各部的! 同时罗志学明确规定,文四品以上,武上校以上,皆有呈递密折之权限,任何人不得阻拦,私拆。 通过密旨制度再加上翰林院,必要时候罗志学是能够直接越过各部,直接以翰林院为京畿各机构,通过密旨对偌大帝国实施紧急统治。 而这一切光靠制度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一定的武力作为保障。 这个武力自然不是说军队,而是特指翰林院内务调查科。 这个被外界拥有多称呼,被称之为‘翰统、’‘翰厂’、‘内务科’的情报机构,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承担起来了极为重要的职责。 他们负责监控百官,提前扼杀各类可威胁到皇权的风险,是保障大楚帝国皇权体系顺利运转的匕首! 而这把匕首,就抓在掌院学士赖德辉手中! 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人的权柄,有点类似明廷里的司礼监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