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孙启年科举 (第2/8页)
奉。 所以当三个好友兴致勃勃说着那什么方大家的时候,孙启年却已经看似发呆,实际上已经是开始思索着这一次的金陵会试了。 他出身于一个不高不低的家庭里,孙家有薄田数百亩,还有一家绸缎庄,一家车马行。 大富大贵说不上,但是也不愁吃喝。 他和很多读书人一样,自幼启蒙读书,年少时候就前往苏州的一家大书院读书,十九岁就考中了秀才。 不过在后续的乡试里连接失手,两科没中后,他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而参加了两次乡试也是真正让他明白了,在江南这地方想要考中举人,难度超级大。 江南这地方读书风气很浓郁,别说他这样的中等人家子弟了,就算是普通农家子弟,很多也会送子弟去启蒙读书,如果表现出了天分,那么也会咬牙支持。 这读书的人多了,参考科举的读书人自然也就多了,但是名额就这么点……所以竞争也就特别大。 孙启年自诩自己要是跑到其他省去参加乡试,那么妥妥就能考中,但是在江南……成功的希望却是非常渺茫。 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孙启年却是依旧希望能够通过科举博取一个更好的富贵的。 他也想当官,走上人生巅峰。 而去年楚贼杀到江南的时候,就是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楚贼攻克苏州后,没多久就发告示说准备召开科举,并且特地准许明时期的童生能直接参加院试,秀才能直接参加乡试。 犹豫了一番,尤其是和一群同窗们商量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