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量产计划 (第3/5页)
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部分核心高要求的零部件的初加工用机械设备来,精加工则是用熟练工匠手工进行。 比如说燧发枪里采用的弹簧,这玩意就是采取机械设备进行初加工,再用资深工匠进行精加工。 而这种加工方式,必须就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哪怕是采用这种模式,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流水线式生产,只有在核心的枪机部分,需要依托资深工匠进行最后的磨合。 这主要是大楚帝国在零部件的公差控制上水平还比较渣,打出来的零部件哪怕已经尽可能控制公差了,但是现在的燧发枪的枪机在精度上要求比较高,因此直接用流水性零部件进行装配的话,很多时候他没办法装配进去。 因此最后的组装工序上,还需要资深的工匠们,对几种高精度的核心零部件进行最后的加工,然后组装。 这也以为着,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火枪,很难做到核心零部件的互换,顶多互换一些非核心零部件。 这不可避免会导致后续的维修会出现麻烦。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要保持性能,又想要保持产能,还想要保证零部件互换,这对目前大楚帝国的工业水平来说就太超前了。 而这种半机械半人工的生产方式,对熟练工匠的数量要求就非常大了。 汉天兵工厂那边,需要为投产新步枪,提前培养一大批的工匠,不是普通的熟练工人,而是可以在最后工序里进行精加工并完成装配的资深工匠。 为此,工业部已经打算从各厂里抽调五百名数量工匠补充给汉天厂。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百名熟练工匠里,长沙兵工厂就提供了两百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