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五百五十四章 教育和钢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四章 教育和钢铁 (第2/10页)

时候就已经推行了废除不上不下,级别不一的州级机构,部分小州被改为县,部分大州则是被改革为府。

    由此,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体系变的更加简单而统一,由省-府-县-镇-村组成。

    为了降低推行新式教育的成本,也是为了顺利过渡。

    各县学、府学的建筑一律改革为新式高等小学、初等中学的校舍,原属人员或调入县礼教科或改为官办中小学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

    原则上不做裁撤辞退,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改革的内部阻力。

    要是县学或府学改革为新式学校后,有县学的官员们发现自己丢了饭碗,那肯定是要有意见的。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内部,尤其是基层的阻力,更是为了保持地方稳定,避免太大的动荡,罗志学亲自指示要妥善安排原县学以及府学里的工作人员。

    各镇里的官办初等小学则是新办为主,这种初等小学以启蒙为主,对校舍以及师资要求都不高,耗费也不会很大,只要文件下去了,那么各镇办一个小规模的初等小学问题不会太大。

    而高等中学的话,受限于师资不足的问题,暂时由省级礼教司主导办,师资方面将会有四大院校提供一定的支持。

    不过为了进一步增加师资力量,尤其是理工科的师资力量,罗志学指示礼教部适当办若干所专门用于培养教育人才的师范院校。

    此外,大力鼓励民间自办初等教育,对现有的私塾进行审查考核,进行登记注册,并颁发相关的办学牌照,并按照新式教育体系进行统一的学制、学籍管理,并给私办学校的学生办理官方承认的毕业证书。

    同时对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并且运营困难的乡村私塾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

    罗志学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