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东瀛 (第4/5页)
刘瑾赶忙应了一声,将尚有些烫的茶杯放在一旁,然后三步并做两步拾起云纹墨条,在天青盘龙砚台中稍稍加入些许清水然后研磨。 刘瑾在这方面是行家,知晓磨墨用水,宁少勿多,才能磨得浓淡适中,持墨的的手垂直平正,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斜磨不直推,更不随意乱磨,要知轻重、快慢适中才能磨出好墨,宫中就没有比他磨的更好的太监。 朱标随手拿起笔架上的一根紫毫笔,吸足蘸墨后尖齐圆健,落于特质防水的信纸之上,许许多多事宜承办目标方向皆在其中。 朱标其实原本并没有这么早落子东瀛的打算,只是时机既到那也就无所谓了,正好高丽那边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双管齐下也是个法子。 如此时局实属难得,甚至都有些玄学了,大明初立日渐昌盛之际,周边各国竟然都有大规模的内乱发生,莫非天意真属华夏? 若是周边各国都国泰民安无内忧外患,那大明也不好插手其中,更别提入主了,而此时大明若是倾力一战,高丽日本皆可一战而定,明初海路双军威凌寰宇,灭两个弹丸之国确实不难。 只不过得不偿失罢了,战线拉的太远想要统治鞭长莫及,何况大明现在连自身国土都消化不完,打下两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民生艰难至极的国家,纯属往泥潭里踩,光是镇压安抚其国百姓就需要耗费恐怖的资源。 不过往里面插几根钉子确是好的,日后大明国力恢复了,就可以顺势拿下,尤其是汤鼎的发展路线同道衍与蒋思德不同。 他们俩走的是挑拨离间拉拢豪门世家,以待大明名正言顺的入主高丽,而汤鼎的发展则是武力路线,占据港口广纳武士,到时里应外合以武力一举拿下日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